|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国庐山旅游网 |
撰文:雷荣海 |
浏览:5469 次 |
发布:2010-10-13 |
庐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面积为250平方公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原产植物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2400余种,组成八大生态类型。为这座名山注入了无限生机。 一、常绿阔叶林 由于庐山开发历史悠久,导致该林份大面积衰退,现仅残存于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沟谷地带和村舍、寺庙周围。主要类型有:以苦槠、乌楣栲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200米左右的秀峰、归宗、张家山一带;以乌楣栲、石栎为优势种,残存于海拔500米左右的碧云庵一带。这是目前庐山保护最好、面积最大(约60公顷)的常绿阔叶林:以青栲、石栎为优势种,分布于碧云庵和庐山垅;·以青冈栎为优势种,分布星散:’以甜槠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700米黄龙寺、钟安寺、太乙村附近;还有分布于山麓中原地区的张家山、归宗寺等地的樟树林。 二、落叶阔叶林 分布于海拔1000-1300米的中山地带或丘陵地区的寺庙周围。主要类型有:以短毛椴、小叶白辛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汉阳峰:以短柄袍、化香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1000-1100米的牧马场。该林相保存较好,结构较完整;以化香、茅栗为优势种,分布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月轮峰、芦林、大月山等地;以石灰花揪、茅栗为优势种,分布于含鄱口、牧马场一带。还有分布于1000米左右的芦林、牧马场周围的锥栗林;分布于丘陵地区的栖贤寺、观音桥、莲花等地的枫香林;分布于庐山垅的拟赤杨林。 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地带,因人为影响,次生性较强。常绿树种主要有青冈栎、青稠、甜槠、小叶青冈栎、苦栎等;落叶树种主要有锥栗、化香、袍树、枫香、白辛树、山槐、椴、黄檀、青榨槭、羽叶泡花树、檫木、四照花、灯台树、小叶栎、麻栎、鹅耳枥等。 四、亚热带针叶林 可分为低山丘陵,海拔800米以下针叶林,如马尾松林、杉木林。海拔800米以上山地针叶林,如黄山松林、柳杉林。 五、亚热带竹林 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下的竹林窝、碧云庵、海会寺、王家坡、莲花等地的毛竹林及小面积斑块状分布的刚竹林、阔叶箬竹林和苦竹林。 六、山地矮阔林 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及沟谷溪流两岸。主要有以茅栗、水马桑、腊瓣花、山胡椒、庐山芙蓉、圆锥八仙花等树种组成。 七、灌丛 为森林植被破坏后的次生类型。分别有以白栎、青冈栎、苦槠、木荷、橙木、乌饭树、杜鹃花、美丽胡枝子等树种组成。 八、山地草丛 分布于海拔较高、湿度较大的山脊或平担坡地。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