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

  庐山旅游 庐山门票
庐山味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庐山旅游 >> 中国,我的故乡!庐山,我的家——牯岭芝罘学校校友重游庐山忆童年 登录 注册
信息查询  
信息标题:
信息类型:
旅游游记 更多>>>
庐山上的花环
庐山,我和云烟有个约会
庐山游心得
散文:庐山游记
秋日庐山 美不胜收
庐山空灵说
庐山会议在神仙居住地召开
庐山概况
庐山简介 世界遗产
历史文化 旅游资讯
自驾指南 旅游游记
温馨提示 旅游常识
图文广告
庐山门票
中国,我的故乡!庐山,我的家——牯岭芝罘学校校友重游庐山忆童年
来源:中国庐山旅游网 撰文:符超 尹伟诚 慕德华 浏览:2195 次 发布:2012-7-26
2012年7月14日,牯岭芝罘学校的校友重回庐山部分校友合影
2012年7月14日,牯岭芝罘学校的校友重回庐山部分校友合影

    炎炎夏日,世界遗产地庐山却一片清凉。在黄龙潭瀑布景区,20多位外国游客正在驻足观赏,其中一位年愈古稀的加拿大客人,没有被壮美的瀑布吸引,而是静静地看着山间的竹林若有所思,眼眸中时而闪烁欢乐、兴奋,时而沉寂在回忆的片断里。老者的中文名字叫赵艾思,庐山留下了他太多的童年回忆……

    7月14日至7月17日,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24位原牯岭芝罘学校校友重游儿时故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年在庐山生活的这群7、8岁孩童,现在都已变成古稀老人。时隔64年,这些在庐山学习生活的学生们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在庐山的各个景点,他们时而驻足,时而感叹,那些发生在青山秀水间的童年趣事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播映。

1947年,庐山牯岭芝罘学校的老师打到的猎物
1947年,庐山牯岭芝罘学校的老师打到的猎物


    我的家在庐山

    这些外国人儿时在庐山就读的叫“牯岭芝罘学校”,它于1947年在庐山原牯岭美国学校办学,是由外国在华教会组织“中国内地会”在烟台创办,后迁移至庐山。在牯岭办学的第一年,已经有120余名外国学生就读。

    赵艾思是加拿大籍校友Francis Joyce的中文名字,曾经是“牯岭芝罘学校”的一名学生。1947年至1951年的5年时间里,他在庐山留下许多深刻的童年记忆,跟记者交谈时,他说:这已经是第五次回到庐山,小的时候经常在庐山林间玩耍,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庐山的树林、鲜花、小鸟,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乌龙潭游泳。当初上山时还没有公路,是父母带着他沿着好汉坡徒步登山。在庐山读书期间,他有整整两年时间没有见到的父母亲,他父母亲把他放在庐山也非常的放心。

    他对记者说:我的女儿听说我要回庐山,特意要求跟我一同来,女儿对我说,您总说庐山有你的家,这次我一定要到庐山的家来看一看。这已经是我们家的第三代人了,我们都跟庐山有一种亲近和紧密的联系。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您会五次回到庐山,赵艾思动情的说了一句话:中国是我的家乡,我的家在庐山!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庐山掷笔峰外国孩子们滑雪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庐山掷笔峰外国孩子们滑雪

    在庐山滑雪橇

    在黄龙寺的小路上,记者碰到了庐山牯岭芝罘学校最后一任校长孔卫东的女儿,她的中文名字叫孔美玲,70岁的她精神矍铄。刚刚从黄龙潭瀑布走到三宝树,稍稍休息了一下,就用汉语与我们交谈起来。据她介绍,她出生在河南,是1947年随父母来到庐山。她们家当时是第一个上庐山,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庐山的。她的父亲是在中国出生的,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她刚来庐山的时候,还不会数到100,后来还学会了3首儿歌。她们经常去走路、爬山。喜欢光着脚在小溪中淌水,从一个大石头上跳到另一个大石头上。她还清楚的记得有一年,有一只老虎来到她们的学校,把学校的一只小牛抓走吃掉了。

    她最喜欢庐山的冬天,庐山的雪景很美,她父亲用木头做了个雪橇,上面可以坐6个人。为了滑行更远,她们用积雪把通往操场的台阶填上,从高坡上滑下有一种飞翔的感觉。她的父亲还在山坡的下方,用雪堆了一道厚厚的雪墙和雪道,便于她们转弯,防止冲下山坡。星期天的时候,学校的学生们会集中起来,然后去教堂做礼拜,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孔美玲认为现在的庐山很美丽,有很多的游客,庐山保护的非常好,与她们当年没有太多的改变。她很喜欢庐山的自然景观。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庐山的外国孩子们自制的雪橇在玩雪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庐山的外国孩子们自制的雪橇在玩雪

    同唱牯岭歌谣

    他们在庐山参观的四天时间里,庐山方面特意把住宿地点联系在“牯岭芝罘学校”旧址中的一幢房子,即现在的“地源宾馆”,原先学校的主楼已经被确定为庐山文物保护单位。当这些已是古稀的老人,再次看到儿时的学校、住所、玩耍的地方,心情激动,不禁唱起了当年在庐山期间的歌谣《我们的学校-牯岭》。

    歌声从宾馆会客厅里传出,歌中唱道:“我们坐上雪橇,飞翔雪坡上,雪橇跃过雪辙,身体冻得通红,强健我们的筋骨。水潭深处冰凉,我们快乐嬉水,爬山登高远眺,云雾笼罩着山谷”…….老人们动情的唱着,声音浑厚充满激情,歌词美好又充满童趣,仿佛岁月并没有从他们身边流逝,又回到了童年的那些时光。

    在宾馆住所,牯岭芝罘学校的同学们把各自珍藏的照片统一制成了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同学们看着童年时那些天真快乐的照片和影像都忍不住开心的笑了起来。

小童子军们在庐山牯岭芝罘学校门前合影
小童子军们在庐山牯岭芝罘学校门前合影

    童年的乐园

    在三宝树景区,牯岭芝罘学校校友团团长、《芝罘》学校会刊主编伊恩·格兰特向记者回忆起童年情景,他说:当年我们上庐山的时候只有7至10岁,依稀记得老师们经常带着我们从学校徒步前往黄龙潭、乌龙潭远足,我们会在小溪里玩耍,印象深刻的是到处都是竹子。

    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次上庐山时,我就被这里的气候和风景的吸引了,当时真的不敢想像自己就要住在这里,简直就是天堂,我们在这里打棒球,野外露营。一到冬天,庐山的雪景都会吸引我们这群孩子在户外玩耍,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摔到雪地里,弄和满身满头都是雪。

    伊恩·格兰特向记者说道:我们所有当年在庐山生活过的外国孩子们都十分珍惜在这里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他们都深深的印刻在大脑深处。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举办校友聚会,学校的会刊《芝罘》(Chefoo)创刊于1908年,至今仍在出版。

    7月17日,短暂的庐山探亲之旅就要结束了,他们即将离开时,由山上老年人组成的腰鼓队特意为他们送行。离别之际,芝罘学校的同学们聆听着热闹的腰鼓声,凝神望着这些庐山的老人,用依依不舍的眼神在他们中搜索。或许,这些老人里就有他们童年时的挚友、嬉水的玩伴、躲迷藏的伙伴……,虽然时光把人变老,但心中的那份牵挂,记念却永远也不会磨灭。庐山,将是他们永远的家!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中国庐山

 
带您真真切切地感受庐山的味道! Copyright © 2003-2025 ChinaLu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庐山味道微博 庐山味道微信 互联网站备案信息

江西十大旅游休闲网站

客服电话:0792-8286888  技术支持:庐山诚信旅游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庐山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名山协会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址:江西·九江·庐山风景名胜区  网站版本:庐山旅游网2010年纪念版
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