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九江晨报 |
撰文:陈章琦 |
浏览:2021 次 |
发布:2011-12-28 |
 “全国旅游目的地新格局已现雏形,未来景区竞争更加激烈,加上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刚刚启动,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紧迫。”庐山,这座千古名山,以其秀丽的风景、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谐的环境,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然而,面对旅游市场的变化,庐山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 庐山的转型目标是“把庐山打造成国际著名度假休闲旅游避暑胜地”。在此基础上,庐山管理局形成并确定“一上一下”战略为庐山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主战略,将同时在旅游硬件及软文化上重点发力。 “一下一上”整合旅游资源 一“下”,是指在山下建设新城,实行部分居民、园门换乘中心和管理局行政主体下迁。通过生态移民手段,对行政机构和山上居民所占用的旅游优质资源进行置换、盘活、优化,使庐山旅游产品出现异质化,旅游空间进一步扩大,旅游形态开始改变。 如今的庐山新城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栋栋欧陆风情的住宅楼展示着这座新城的美观别致。从2010年开始,这座本着以人为本、依山傍水、生态优先、配套完善原则的生态新城开始建立。庐山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1693.8亩,将下迁安置总户数4580户。目前二期工程即将展开,下迁调研工作已正式启动。 据新城有限公司胡晓俊介绍,庐山新城内配套设施将分期进行完善,除了已经开建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新城小学,幼儿园、超市、商场及其他一些商业设施也将陆续进驻,预计总共可容纳4~5万人。 一“上”,是指分批整合景区资源,利用资本市场,分批“上市”,融资投入。通过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强势资本与现代经营模式,组建了庐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股份公司将于年内结束上市辅导期。 目前,庐山已进行了布局五划分,包括将东谷片区规划为古典别墅度假区;西谷片区为生态别墅度假区;星级酒店为旅游会议接待场所;星级以下宾馆转型为商住度假联盟;朝阳村、胜利村转型为农家宾馆或农家客栈。同时,在旅游资源的发展上,推进6种业态系列,分别为休闲、健身、养身、购物、主题游和餐饮。 “软硬兼施”打造旅游胜地 近年来,庐山开工建设的项目数和投资额均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一批投资超千万元的大项目、大工程相继竣工。通过一批文化类及环境整治类项目的推进,庐山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去年一年上山游客多达164万,旅游总收入超过2亿元。 南、北门换乘中心主体分别于2010年10月和11月竣工,总投资近3亿元,其设计规格之高、建筑规模之大,居全国山岳型风景区之首。庐山园门局局长李少华告诉记者,将庐山园门下迁及更换环保车上山的措施,有效促进了人车分流,能够更好地为庐山游客服务。 庐山牯岭街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商业繁荣、店铺林立。自2008年11月开始,按照“统一规划、单体设计、中西合璧、天人相宜”的规划设计理念,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宜的地方特色,牯岭街进行了立面改造,还原了牯岭街的文化历史风貌。如今,漫步在牯岭街上,不同风格的漂亮建筑让人目不暇接,多国风情的建筑加上独具匠心的设计交相辉映,获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 庐山别墅村宾馆、美庐山庄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庐山兼具文化展示和休闲度假功能的精品别墅区。庐山山上没有五星级酒店的局面也将改变,投资额达1.3亿元的北斗星国际酒店将成为庐山首家五星级酒店,后续还将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同时落户。 提升硬件的同时,庐山在软文化的打造上也是不遗余力,先后修建“抗战纪念碑”及“五教祈福园”、打造新版“庐山恋”和大型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编辑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举办世界名山大会。三年来,庐山在文化层面上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在电影《庐山恋》问世30年后,其续集《庐山恋2010》已于2010年9月在庐山举行首映式,随后登陆各大院线展映。大型高清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从2010年6月起在中央电视台多套节目密集播出,并荣获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评委会人文类节目特别奖。另外,大型室内剧“大梦落九天”及“白鹿洞书院文化园”项目也正在筹划中。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