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查询 |
|
|
|
旅游游记 |
|
|
|
庐山概况 |
|
|
|
图文广告 |
|
|
|
来源:中国庐山旅游网 |
撰文:佚名 |
浏览:5500 次 |
发布:2004-8-12 |
山水画发展到明代,产生了一个突出特征——画派林立。明代中期,以苏州为中心,崛起了一个在野文人画派——吴门派,并成为明代中后期画坛主流。吴门画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合称“明四家”。 “明四家”中,有“绘事为当代第一”的沈周和被称为“风流才子”的唐寅,曾以庐山为描绘对 象,分别创作了《庐山高图》、《庐山图》。沈周是一位优裕的文人画家,而唐寅却是一位落魄的士人画家,虽然都是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 沈周的作品,多是描绘江南山水胜景,反映文人淡泊生活的情趣,寄托着高雅闲适的生活理想。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的《庐山高图》,是其代表作,并极受后人推崇。 《庐山高图》为浅绛山水,纸本,纵193.8厘米,横98厘米,图中峰峦叠嶂,气势奇伟,飞瀑之下有一老叟伫立静观念。画面布局疏郎,厚重凝炼,宾主和谐团聚,浑然一体。此图创作于明成化丁亥年(公元1467年),是沈周为老师祝寿而作。吴门画家,大都是诗书画的全才,沈周无疑也体现出这一特色,他在 《庐山高图》的题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健:
庐山高,高乎哉! 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 岌科二千三百丈之 , 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 西来天暂濯其足, 云霞旦夕吞吐乎春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 涧道千丈开鸿 , 瀑流淙淙泻不极, 雷埏殷地闻者耳欲聋。
|
|
庐山,在沈周的心目中,是那样的奇崛,那样的巍峨,那样的高洁!值得提及的是,台湾以《庐山高图》画卷为图案,于1986年发行了“庐山高”一套4枚的邮票,以“四方连”的形式使此文化瑰宝再现光彩,再展魅力。 |
|
|
|
|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庐山旅游网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庐山旅游网”的文章其版权归庐山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庐山旅游网编辑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均来自网上收集并已注明来源,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4.欢迎您在线投稿。 |
|
|
|
|